地将衣物交给来验收的丫鬟。
当我们就要离开时,却被路过的管家喊住,往儿子手里塞了一串铜钱。
原来,他见我们母子可怜,便多给了我们十文钱,作为赏钱。
看了看手里的铜板,又看了看这富丽堂皇的院子,我强忍的眼泪终究还是落了下来。
一个陌生人都能轻易发现我们母子的窘迫,可我的枕边人却不能。
我哽咽朝管家道了谢,攥紧了手心里的铜钱,匆匆拉着儿子离开。
等回到家里,我抹了把眼泪,把十枚铜钱和我这些年存的钱放在了一起。
和儿子数了又数,直到发现刚刚好够二两银子,我们才欢喜起来。
因为儿子第一年的束脩终于攒够了。
宋聿安一回来,儿子就忘记了刚刚的不快,忍不住上前告诉他这个好消息,
“爹爹,爹爹,我要去上学堂了。”
可听到这个消息,宋聿安第一反应却是皱眉看向我,眼里都是质问,
“姜婉,我们家哪里来的余钱?”
我第一次没有心情搭理他。
儿子似乎想到了什么,犹豫地扯了扯宋聿安的衣袖,
“爹爹,娘的钱只够交束脩,你给我买纸和笔好不好?”
宋聿安闻言,顿时拧了拧眉,
“笔墨纸砚这些都是精贵的东西,我们买不起。”
“要不你等过几年我们家里宽裕了,再去上学堂吧。”
儿子脸上欢喜的表情一下子僵住。
他张了张嘴,欲言又止,脸上都是失落和迷茫。
他在迷茫,为什么他的爹爹明明有钱,能住得起大宅子,可却对自己如此吝啬。
可是,长久被穷养的孩子,能开口要东西,都已经是用尽了所有的勇气。
他没有哭闹,只是扯着宋聿安衣袖的手不自觉松开。
看着儿子眼眶都红了,宋聿安似乎这才意识到了什么,别扭说道,
“等我去进货的时候,看看有没有便宜的宣纸和毛笔,到时候给你带回来。”
2
儿子一听,眼里当即亮起光来。
他朝我破涕为笑,露出可爱的小虎牙。
我在心里期盼,他千万不要让儿子失望。
可我和儿子等了一日又一日,都不见他带回纸笔。
直到儿子入学前一日,看着他依然两手空空,还